近日,據相關媒體報道美國有很多包裝印刷企業都在加大運營投資,擴大廠房和購買設備,包裝印刷企業也正在以兩位數的速度保持增長?!坝∷I”給大部分人的直接感受是,這個行業以印刷廠為主,其實不然,據07年的一份數據顯示,2007年全國各類印刷企業近10萬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業6470家,包裝裝潢印刷企業41410家,后者是前者的6.4倍,另2007年全國印刷工業總產值4400億,其中書刊印刷850億,報紙印刷550億,包裝裝潢印刷1400億元,包裝印刷無論我們在企業數量上,還是產值總量上都要遠遠高于書刊印刷和報紙印刷。 書刊印刷市場發展的局限性 眾所周知,膠印是一個微利行業,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源自它的高成本,如果一個印刷廠的年產值為7000萬左右,利潤為15%,一臺膠印機的成本可能就會占去其大部分的利潤;再加上膠印對生產環境的高要求和成本,對很多中小型印刷廠來說,這樣的高成本是很多企業都無法承受的,可以說膠印是投資大但是其產能卻遠遠跟不上投資。而且近幾年印刷工價的持續低走,原材料的上漲,對很多印刷廠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本身的高成本是膠印盈利空間小的主觀原因,那么膠印市場的萎縮就是其無利可圖的客觀原因了。在以書刊印刷和商業印刷為主的膠印市場,在經過輝煌時期后,現在的發展可謂是履步維艱。據市場研究機構PRIMIR發布的《2008-2012年書刊趨勢》報告顯示,傳統印刷書刊已經在2007年達到了其生命周期的頂峰。同時08年的金融危機帶來的持續低迷的經濟勢態、電子書對傳統圖書出版市場的沖擊、新型數字設備的出現都給傳統書刊的出版和印刷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膠印機市場的萎縮也從另一方面體現了膠印印刷市場的萎縮,英國包裝印刷業咨詢公司PIRA國際集團在其發布的《數字時代單張紙印刷的未來》報告中預測,全球的單張紙膠印市場將在2014年下降至1427億美元,將比2006年下降8.5%。 包裝印刷近年來的成長行業 與膠印市場的萎靡不振恰恰相反,包裝印刷業是近年來最具成長性的行業之一,并連續以10%~12%的速度增長。我國早期的包裝業,由于技術裝備水平低,企業主要是小作坊的小企業,廠房簡陋,設備陳舊,工藝落后,手工操作較多,雖然其產量小,但其市場大,因此利潤也較大。另,比起膠印,包裝印刷業投資規模相對較小,其一是其設備成本較膠印設備低很多,但其使用壽命將近是膠印機的兩倍;其二是各種包裝設備對環境要求不高,一般的設備都需要適應各種惡劣的環境。雖然在生產場地上,包裝業特別是瓦楞紙箱生產廠,由于其原材料、半成品的堆放和物流會需要很大的空間,但其膠印在批量生產上卻遠遠比不上包裝的批量,因此包裝的產能遠遠大于膠印,據我們所了解的寧波最大的包裝瓦楞紙箱廠,其員工不足500人,年產值是3個多億,這是很多同規模的印刷廠所不能比的。 盡管目前國內的包裝企業的設備更新很快,但其技術水平整體不高,在經營上更多的是靠原材料、設備和管理來取勝。但隨著先進技術和設備的引進,以及包裝市場的不斷需求,包裝業可以說是真正的“朝陽產業”。特別是在人們對環保健康意識增強的今天,對包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紙包裝適應綠色包裝的發展需要,也解決了包裝廢棄物對環境污染的問題。能承擔多種食品包裝任務,今后將會有更好更快的發展。 柔印未來印刷方式的主流 上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印刷是以凸版印刷為主的,80年代初膠印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許多產品印刷中逐步取代了凸版印刷,雖然其他的幾種印刷技術近些來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也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目前來說,膠印依然還是市場的主流。在包裝印刷方面,柔印借其環保的優勢在包裝印刷被大力推行,但由于包裝產品的多樣化,出現了柔印被膠印取代了的現象,如方便面的紙箱印刷,最早面箱的單一性讓廠商可以選擇大批量的柔印,甚至是自己印刷;隨著面箱的多樣化和方便面市場的競爭激烈化,一種方便面的需求量不再是個穩定值,膠印就成了面箱印刷的新印刷方式。 產品的多樣化,不可避免的對柔印市場有了一些的沖擊,但是某包裝廠的負責人卻不認為膠印將會取代柔印,他認為其主要原因是生產批量上和印刷幅面上的問題,比起柔印,膠印只能算是短版活,且膠印的幅面太受限制;另一方面是柔印的環保性,在國際上,柔性版印刷已與膠印、凹印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一些歐美發達國家柔性版印刷的份額甚至超過65%。近十幾年來,國內印機械及器材制造技術水平和柔印工藝的迅速提高,印刷品質量越來越接近膠印與凹印,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人們不再認為綠色環保的柔性版印刷只能印一些實地、粗網線的低檔次產品。雖然目前國內的環保包裝只是針對食品包裝,但是隨著藥品、飲料、化工、電子等等的包裝是否環保也成為人們購買此商品的重要考慮范圍,柔印必將是以后印刷發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商品生產和出口大國,市場巨大,因此也成為全球發展最快、規模最大,最具潛力的包裝市場。2008年中國包裝工業總產值已達8600億元人民幣,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包裝大國。預計2010年末,中國包裝工業的總產值將突破1.2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包裝行業潛力巨大、商機無限,并將逐步成為世界包裝業發展及市場開發中心。
從竹簡到絲帛,從絲帛到紙質,從紙質到屏幕,書籍一直在伴隨著技術進步而不斷演進。在本次文博會上,數字出版展示的不同閱讀體驗,使人們忽然發現,閱讀又踩在新的技術臺階之上了?;蛟S,再邁一步,整個出版產業都將發生深刻的變革。趨勢一:低碳閱讀成為主流文博會新聞出版館展示的最顯著特點就是綠色與低碳了。數字時代足不出戶就可以進行閱讀,這正是低碳與環保的趨勢。買書、看書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或移動網絡實現。閱讀可以通過電腦、閱讀器、手機……越來越多的顯示終端成為新興的圖書和電子書的發行渠道。方正集團高級副總裁方中華認為,無所不在的顯示終端,包括手機、電腦、上網本、閱讀器、iPhone、iPad、PSP,將成為未來出版發行的一個新興的渠道,這正是低碳時代的大勢所趨。趨勢二:按需印刷需求增大隨著數字閱讀的普及,業界人士指出,傳統出版物的印刷廠會越來越少,而會相應地產生按需印刷。紙質書的成本越來越貴,通常傳統的出版業運營成本較高,這使按需印刷成為一種可能?;ヂ摼W時代使得印書變得更加的方便,在文博會現場,多家印刷廠展示了自己按需印刷的方案,只需在網上簡單地操作,100多元的投入,就可以按消費者的制定要求印刷一本自己喜歡的圖書。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在知識產權出版社的數字出版的基地正在嘗試按需印刷。據知識產權出版社原社長董鐵鷹介紹,知識產權出版社的民國史料匯編,一個項目都是接近兩千萬的收入,目前累計已經數字印刷了15000多種、100多萬冊,足見按需印刷的前景。趨勢三:優勢資源強勢整合傳統的出版機構會越來越集中,大者恒大,強者恒強,與此相應,可能會有很多傳統出版機構慢慢地消失。中國出版集團在數字出版方面的思路,也預示著超大平臺的到來。中國出版集團數字傳媒公司總經理劉成勇用20個字概括為:集約統一、三位一體、建立聯盟、版權第一、全面合作。劉成勇認為僅僅是做內容是不夠的,必須與平臺、渠道和終端結合,建立聯盟,合作共建中國數字出版網。大平臺的中國數字出版網將建成中國數字出版的第一門戶。劉成勇說,基于云計算技術的內容資源整合將成為產業發展的方向。趨勢四:出版分工越來越細“未來的出版社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專心致志做內容,其他的所有項目都可以外包?!狈街腥A這樣認為,現在的數字出版很多只是簡單的紙質圖書的數字化,將很多印好的紙質書的原本,再拿來重新編輯。方中華認為這是一種資源浪費,而新一代的數字出版系統會解決這個問題。據方中華介紹,臺灣有將近一萬多個出版的機構,這些機構不是很大,但是在內容上精益求精。術業有專攻,發揮專業所長、細致化出版將是未來數字出版的一個方向。趨勢五:專業出版潛力巨大文博會上有出版專家認為,國際上真正賺錢的出版社都是在專業領域里賺到的,因此在中國的出版界,包括在數字出版領域里,未來的專業出版機構競爭能力會越來越強,國內的市場會有進一步細分。知識產權出版社為專業機構提供定制化的服務,制作了山東的海洋數據庫、伊利的奶業數據庫,為客戶開發了數據庫分析系統,獲得了極高收益。而人民軍醫出版社則從專業醫學數字圖書出發,由此成功開發出了一批可在市場銷售的新型跨媒體數字醫學出版產品。目前已推出了醫學跨媒體圖書、跨媒體網絡閱讀卡、跨媒體電子書光盤、觸摸式電子書閱讀器、中華醫學資源核心數據庫以及由網絡閱讀卡、電子書光盤及紙質圖書有機整合的多載體復合型出版物,并依靠這些產品實現了對數字產品贏利模式的創新。人民軍醫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齊學進認為,專業出版社之所以較其他出版社更易在數字出版領域獲得成功,最主要的是因為專業出版社業務單純,邊界清楚;扎根行業,枝繁葉茂;有條件、有能力對本行業的資源進行系統、深度、持續整合,而這些正是數字出版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條件。整合行業資源,精通于專業背景和行業背景,正是專業出版社的獨特優勢所在。齊學進認為,整合行業內容資源,除一般性、常規性的內容外,尤其要抓好標準類、基礎類、前沿類、權威類的內容資源,為做本專業的權威信息提供者打牢根基,儲備后勁
公司新聞測試1公司新聞測試1公司新聞測試1公司新聞測試1公司能消除印刷生產過程異味的設備研制成功一種可以消除異味的設備在上海研制成功,可廣泛用于印刷、煙草等領域,可以保障清潔生產及防偽等。隨著國內外煙草行業對環保、健康等問題的日益關注,控制和降低煙標VOCs含量已成為趨勢。長期以來,香煙包裝紙張印刷后,印刷中易揮發異味物質。在生產、貯藏環境中,如異味氣體濃度超出一定標準,會影響生產人員身體健康;如用來包裝食物,會直接污染食物。煙草行業在整合中,煙包生產向大批量、高速度的方向發展。在大批量生產時,確保煙標包裝質量,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印刷油墨異味產生的有害氣味,印刷企業為此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但一直沒有解決這一難題。上海鮮綠真空保鮮設備有限公司研發的ZXW型真空脫除異味設備,根據脫氣工藝要求設計,采用真空負壓循環技術散味。公司與印刷行業有關人員,經大量實驗,證明是高效、清潔的方式。這套設備日處理印刷紙張量大,操作方便工效非常高,運行可靠,成本較低,效果明顯。上海鮮綠真空保鮮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真空保鮮技術和真空保鮮設備研究開發、制造、安裝、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新研發的ZXW型真空脫除異味設備,已申請國家專利(申請號:200620046551.2)是專門為印刷煙標企業而研制開發、設計制造的專用設備,為較多煙標印刷企業解決了香煙包裝的溶劑殘留異味和油墨異味難以脫除的問題。這項設備已在浙江杭州偉成印刷有限公司、浙江天外印刷有限公司、浙江寧波盛光印刷有限公司、浙江美濃絲網印刷有限公司、廣東潮州宏澤印務有限公司,武漢紅金龍印務股份有限公司,溫州立可達包裝有限公司等采用。經這些印刷企業實際使用結果和測試數據表明,使用了該設備能解決長期困擾煙草行業的難題,對提高香煙品牌的知名度,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出口創匯率能力有重要的促進作用。